Friday, February 5, 2010

深圳一醫院因“績效工資”卷入非法精神病診斷

下晝瀏覽深圳新聞網,驚然讀到題為《护士争奖金 疑被精神病?》的報道。在《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剛剛受通過的微妙時期,醫院管理層、當時護士、精神科專科醫生等不個避免地被卷入到漩渦之中。

以我多次接受媒體采訪的經歷,記者的文章出街後總不能準確的反應我的觀點。所以,依賴媒體的信息來判讀當事各方的是非曲直,難。我在這宗新聞里找到幾個興奮點,大大幫助我了解這一事件。其一,該院保底獎金為1500元,平均獎為4000元,醫院管理層沒有加以否認。其二,此醫院存在科室增收,鼓勵增收。其三,非法精神疾病诊断。

未來幾日中,有關人士有可能會拿出新的線索,回應這一場以"績效工資"為導火索的公關危機。根據我以前服務醫院的經驗,結合近幾個月臨時合同醫護人員在本地網上論壇的抱怨,我首先推算風波醫院的人員工資性月收入在2700-13,000元區間。就感情而言,我希望他們的合法收入可以更高,否則對不起專業人士四個字。高收入、高回報,我更期望政府稅務部門能借此主動調查,看一看深圳市有多少醫生護士偷稅漏稅,最後證實或者澄清市民的猜疑和傳言。

那些享受行政福利,具備處級、副處級或者其他干部,公車私用、到大梅沙京基開會再睡一晚上的說不得、不可說,我沒有經歷、也沒有證據,在此不费笔墨盲聽盲信。

第二個大疑問是醫院創收。報道中的管理層沒有明說,但是他們也語義清晰地擺明車馬:哪個聽話能干,哪個就多打賞一些。無疑,這里有道德的爭議:醫院應當是多勞多得,還是健康購買者滿意後,醫院才可以得到注資?目前只有前一種選擇,醫院正在實行誰懂得賺錢、收入多的績效管理辦法,顯然深圳市民話語權有限,同醫療服務者遠遠無討價還價的機會。

無情情精神科醫生獨为受害者診斷這是最詭異的一點。明顯這不是深圳市第二醫院義務內的診療服務,說不上是邀請康寧醫院高級醫生進行外院會診;高北陵,這位具備博士學位的精神科醫生,離開康寧醫院她所在的執業地點,為一個不認識的人做出精神科診斷,完全違背了《執業醫師法》對地點、服務范疇和個人資質需三者合一的規定。高博士沒有書寫精神科診斷書,不過,卻是有實際意義的醫學診斷,被醫院管理層用來對付不聽話的。

時間的結局將會怎樣?是陈斌、叶秀峰、赵永胜、谢晓华、杨雷的仕途就此停止,是高北陵在精神衛生專業人士收到異樣眼光,還是這些不聽話的被冷藏?只怕你的想象力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