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30, 2009

老年城市的未雨绸缪

沒有人口統計數據說明深圳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稱這個城市為老年城市為時尚早。但是,一孩政策推使深圳尾隨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使其必將成為老年城市,以下是我對深圳將來社會老齡化後的預計:

老年醫療專科化
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長期暴露在危險因素之中,將導致老年人成為慢性長期問題的侵襲對象。現有綜合醫院將出現老年疾病專科門診和病房,集中解決慢性長期健康問題和重症系統疾病的問題,實現更好的治療效果。

老年護理社區化
由於老年專科服務資源緊張,同時健康異常長期存在,由社區對長者提供看護服務是最經濟的解決方案。按照深圳的人口密度,每10萬人的社區建立一所日間老人看護中心,提供半日、1日護理,將使長者步行30分鐘即可從看護中心返回家中。

全城老人無障礙設施
對於一個1700萬人口的城市,老人看護中心、老人護理院的大小和社區服務半徑並非關鍵,老齡人能夠自行出入社區,自如完成購物、出行、娛樂、學習等活動對老年人維持尊嚴才是最重要的。足夠數量而且平緩的坡道為平衡能力減退的老人家提供照顧;公眾場合充裕的廁格、給老人借力的扶手將適合老人排泄的生理需要;醒目的標識可幫助老年人輕鬆地辨認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公共汽車低平的台階、寬敞的地鐵樓梯,還有明亮的照明,給長者更多的行動方便。

為老人特點設計的住宅
防滑洗手間、可通行輪椅的房屋通道,緊急情況下的對外通訊,這些是適合老人特點的人性化設計,將會是地產商銷售樓宇的賣點。

全民參與老年城市。家庭、社團及政府在緊密合作的狀態下,老年人才有機會享受到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將在心態積極飛揚、煩惱少、病痛輕的最後時期中安渡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