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班人到水圍飲啤酒,前同事心事重重,原來是績效工資招惹到佢心情灰暗。那家公立醫院裡,盛傳這場改造把戲將革撤他們的退休金,醫療保險帳戶亦都隨績效工資減少而縮水。
因為杯中的啤酒開始發苦,我不再舉杯飲勝,心裡開始同情這些舊同事。我想,每一次這些新名詞出現,都確實會將人的心情整壞。這林林總總的創新絕無僅有,我們在地球的其他角落都找不到相似的個案,讓人迷惘、讓人煩惱。
績效工資冒似可以獎優罰懶,理所當然成為機構改革、衛生改革的細節措施。我曾經聽講工分制、計件工資、個人承包這段歷史裡一次又一次出現的“績效”激勵過人心,但一次又一次養肥另一個貪官。
績效管理自身無錯,錯在績效由中央集權制定,自上而下的改革恰好被權力壟斷利用為又一次滾錢的機會。正因為前就職醫院的院長論能力而發放人工,導致高低差別有8倍之多,裡面有一單又一單的黑箱操作,淩辱職工意志,惘顧職員心聲,我就這樣被辭職。回想這段往事,這家醫院對金錢改革都有足夠的前瞻意識。
這又是一場獨自演繹的戲,掌權者自己制定一套玩嘢的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