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廣東,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彼此間相互劃清界線,每一個族群都少不了有一批“精英”,自認比其他高一等。例如,居住在廣州越秀區、東山區、荔灣區這幾個老城區40歲左右的老居民,都有動轍以“鄉下佬”、“北佬”稱呼區域以外其他人氏的習慣。客家人?也雷同地為一切外人加上鶴佬介(河洛介)的名頭,帶有輕蔑、抗拒之味。
在嶺南居住有超過100年家史的人,其實他們的祖先也是人類遷移製造出來的產物。一批北人,無論是秦王揮軍南下,還是商人到百越之地B2C,或者有少少不光彩,例如韓愈及東坡被貶到粵的失意客,無一不和當地百姓打成一片,留情留種。如果北人從西北面靈渠、北面南雄遷入,則生成廣府話族群;如北人自東面南下,則生成潮閩族群。至於客家人,南遷路線取廣府及潮汕連線的中點,則生成另一種口音及文化。
個個自高自大的粵人,哪一個血液裡沒有留下苗、畬、遙、侗的因子?各位追溯祖上,都是叔伯兄弟,由同一個太公生出來,可惜因為流竄路線不同,最後人心迥異。
我想到,數千萬年前樹上的猴子,一些留在樹上,一些鑽入叢林,另一些走向草原,這樣就形成外表相似的各種靈長類動物,這真是即玄妙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