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7, 2009

Drop by Canton

關于這個城市的記憶,一切都在褪色,恐怕再過兩個十年,所有的回憶都會蕩然無存。我把周日重返廣州的見聞記下來,書寫我的歷史。

騎樓·遮蔭避雨
不列顛人的創造發明之一包括了有腳騎樓。這種高企在路邊的民居,一幢接一幢連排地為一樓搭出長廊,遮蔽嶺南夏日酷暑與暴雨,二樓以上遠離暑瘴潮濕。騎樓由來自東印度公司的西人引入,并非敝國“勤勞的古代人民”智慧結晶所在,充其量,廣州人用各種异域風格加以裝飾。如果居于廣州的滿、漢、回等各族真是高腳騎樓的首創者,他們不會一直到20世紀初才大興土木,在城內建起一片又一片騎樓。

South-East Asia Style Veranda in Guangzhou

書扎·塑膠繩
政府禁止商家免費提供膠紙袋,約束塑膠廢品泛濫。書店銷售助理有辦法應對,使用膠繩圍出“井”字,把兩張光碟、4本書扎穩。為何不讓市民自備購物袋入書?科技昌榮,在書店門口架起的防盜偵測器可以檢出有無書籍未經付賬就離開。

a bund of books

鮮血·教材
80年前暴力起事,仍老生常談。國共爭權,到同撈同煲,還是說明錢大過天。廣西那坡埋葬的千萬個墳頭,碑上紅色朱砂慢慢淡去,他們都想到不出兵者緘口不談。

relief

Guangzhou Commune Martyrs Tomb

豬紅湯·市井小食
鉸剪聲聲,和味牛雜,屈指一數我已經有20多年未曾吃過上品豬紅湯。豬紅塊硬身,餈羹碰不碎;入口即溶,豬旺略帶絲滑。白胡椒、蒜粒新鮮,香辣夠力。人人皆知的名店名、小食,我現今財大氣粗,一試滋味。

Pork Blood J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