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廣州和深圳是珠江三角洲代表性城市,它們人口密集、人員流動頻繁。2007年至2008年期間,廣東省麻疹發病率明顯超出往年水平,這是上述三個城市在內的多地組織為8個月-14歲少年兒童集中接種麻疹疫苗的背景。
普通市民對 免疫接種 缺乏醫學專業認識,所以小童注射麻疹疫苗後發生局部紅腫、煩躁不安及全身發熱,很容易引起監護人擔憂和猜測。廣州CDC通過血液實驗室檢測結果判定其中一批兒童免疫注射後的發燒、咳嗽症狀源于 流感病毒 感染,其實還有安撫公眾的空間。譬如衛生當局需要向公眾公開,自3月1日開始強化接種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 booster)以來,政府完成接種的人次,其中出現發燒、注射部位紅腫等疫苗副反應的個案數目。
對于市民懷疑麻疹疫苗損害兒童健康的想法,衛生當局任何忽視及回避的做法都有可能放縱信任危機的爆發,2004年SARS消息經由互聯網快速傳播,引起市民搶購藥品和食物,我仍然記憶猶新。其實廣州市衛生局可以公布更多資訊,讓公眾知道目前預防接種副反應報告系統匯集的麻疹疫苗懷疑接種反應,分別發布其中輕度反應總數、中度反應總數、重度反應總數,再加上嚴謹和具體的醫學說明,雖然無法打消所有家長對麻疹疫苗的顧慮,不過哪些道聽途說、自我驚嚇的疑慮就很有機會煙消雲散。
是否在麻疹疫苗強化接種中采取更為主動的公共關系行動,這要看政府多大程度上尊重市民的知情權。
點擊閱讀更多麻疹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