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3, 2009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與全面衛生投資

繼發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之後,北京方面公布了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按照人民網的報道,此次目錄中接近五成的藥品零售價平均降幅約為12%。對于購藥者而言,他們無須再承擔醫院終端銷售的15%利潤來源,這是2009年中國衛生改革的其中一個措施。

醫療機構如何采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藥品治療病人,影響著這個改革措施的效果。在富裕地區,地方政府有能力填補終端藥物在醫院藥房的利潤虧空。不過,在西部地區或鄉村地區,中央財政如何扶助地方挽回公立醫院在藥品銷售不斷失去的利益,我現在仍然無法預計。

最為關鍵的一點,MOH到目前建立的臨床路徑依然不成模樣,現階段絕大多數的醫療機構主要依據臨床經驗處置病人,醫院損害風險依舊,即使治療決策來自于臨床醫學專家或者權威。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是一種客觀的醫學決策流程,治療團隊在充分掌握病人情況的基礎上全面評價現有治療方案的優點和缺點,最終目標為降低治療病人過程中的一切醫學危害。我覺得中國臨床醫學教育遠遠脫節國際臨床醫學高等教育,導致臨床路徑發展緩慢,更不用說公共衛生的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罕有采用systematic review和randomized control等基本手段。

所以,公立醫院作為中國醫療機構的主題,將會主觀性的決定是否采用基本藥物目錄。

造成社會擔憂的還有其他因素,即使強硬要求醫療服務供方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部監管不力也會使基本藥物的應用率低下。中國政府各個公眾服務乏力,大家都知道這一點。此外,缺乏透明的藥品采購過程,同樣會阻撓基本藥物目錄的廣泛應用,在定標周期、配送、質量等方面,都有可能推倒這項衛生改革行動。

Abstract: China government declare its National Essential Drugs list yesterday but several factors will draw back this health care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