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成長在貧窮家庭、貧窮時代的我來說,研習了dental health的醫科書後,突然發現前14年的口腔清潔方法完全錯誤。那種震驚、後悔、驚恐、沮喪的crossover,真是好鬼複雜的感受。我這一代的人,絕大多數有一口四環素牙,牙根處露出一條條橫紋,這種愚蠢的紋理是我們橫向刷牙的印記。所以我一口爛牙,學了口腔醫學入門反而想挽回保護牙齒健康為之不多的時間,進餐後儘量刷牙,為了自己看起來沒有那麼醜怪。
現在的年青人,用的是豎滿柔軟刷毛的進口牙刷,有幼滑芳香的牙膏,還有和藹體貼的校園醫生指導點樣用正確的姿勢刷牙,發生齲齒的可能大大縮細。
日本的這個現狀研究從是否有口腔癌或者食道癌出發,再瞭解患者與普通人之間在刷牙之間的差異,推論出刷牙習慣和兩種癌病的關聯。推論的結果是每日刷兩次牙的人,有更低的癌變風險。可惜這是一個病因推斷,研究者應當在一群全無癌病的人中分開三群,一群每日不刷牙,一群每日僅刷一次牙,一群每日刷牙兩次,5年、10年之後再跟蹤被研究者的癌症結局,更嚴謹的設計將有更具說服力的結果。理論上,我這類每日刷4次牙的人將比每日刷牙2次的人類距離兩款癌症更遠。
貴國應該想日本愛知縣學習,嚴加控制建築高大醫院樓宇的資金,多做實際的健康研究和干預。否則,如何掌握東亞共同體的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