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8, 2009

不公平

換上病毒性腦炎的結局會如何?在臨床手冊中清晰地寫到了病毒性腦炎的病因、傳播途徑、病理生理、治療原則、實驗室檢查。假如病人缺乏這次疾病的付費能力,他的個人記錄上最後一頁往往會寫上兩個字:死亡。

我講到付費能力,無非指此人的自費能力,要不就是他享用的醫療保險。在貴國如果你沒有躋身富豪階層,也沒有榮升公務員,哪怕只是一個小小單位的clerk,你的醫療保障將極為匱乏。因為個人經濟狀況低下,多數的國民缺乏維持健康等能力,美利堅合眾國的醫療保險沒有實現大面積覆蓋。

造成不公平的原因還有高官對病例的干預。7月5日以後,一旦病人是經濟發達省、市的uyghur外來勞力,或者是其他高官感興趣的特別病例,他們疾病付費能力貧乏的問題迎刃而解。高官交待醫院方面“不惜一切代價”,病人康復,接著社會主義優越性得以體現。這是政府請客、衛生買單的慣技。

不惜一切代價,意味著醫院臨急抱佛腳調配專科醫生和專科護士治療和護理病人,投入超出平均水平的衛生資源在病人身上,只因為高官的欽點。因應工作需要,這些領命而上的醫生、護士會超時工作之外繼續超時工作。病人康復出院後,高官面對鏡頭噓寒問暖,讓弱勢個案受寵若驚,公眾一貫忽略的城市弱勢一直守在墻角的陰暗處。高官突發地投入衛生資源到個別問題上,這又是另一種不公平。

本周貴市閃電般改革,合并Health Administration和Family Administration兩個行政部門,繼續忽略市民的選擇權,繼續上演官員主導的衛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