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消費者進行普通預防性體檢時自付費比例降為零,他們使用有關衛生服務的利用率可以增長到什么程度,這是我現在關心的。從國民消費行為分析,不少比例的國人對健康體檢毫無消費意愿,消費能力約束不是這些人群很少進行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影響因素,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預防性保護的信息和欲望。衛生行政當局如果對目標人群體檢的影響因素組織一項多元回歸分析,那可以幫助資助方厘清促進、抑制健康體檢的相關因子,有限的衛生投資會根據研究的結果、研究結論提高資金效率與效果。
表面上看這是授之以漁還是授之以魚的問題。那些已經意識到周期性體檢好處、但是缺乏體檢資金的國民,衛生部宣布的消息無疑可以振奮人心。如果有財政部、社會保障部或者是勞動部這類掌握資源的行政當局宣布免費體檢,消息更具備說服力。
但是,內地不發達地區的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依然是原始的。類似抱怨政府沒有發放解決溫飽的糧食,而不是歡迎遠期後才可以起作用的體格檢查,政府不可以忽略這種訴求與想法。所以免費的體檢資源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以強制形式普及到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這是很有可能的。體檢項目免費,相匹配的醫生人力、體檢設備和設施也要政府同步,衛生部的這會議沒有談及這些方面,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國民需要從新醫改公共服務受益的不僅僅是免費體檢,常見疾病、重大疾病的預防和監測對他們來說同樣重要。例如農村兒童的腹瀉、肺炎,對城市兒童來說這類疾病極罕見,政府只要為這些貧困地區飲水、污水處理增加投資,還有改善公眾營養,同樣能夠增進國民平均期望壽命。
樂觀主義者看到北京2009年醫改方案會說:改變總比觀望好。而我的實際想法是中國衛生保健還要往前跨出一大步。
國民需要從新醫改公共服務受益的不僅僅是免費體檢,常見疾病、重大疾病的預防和監測對他們來說同樣重要。例如農村兒童的腹瀉、肺炎,對城市兒童來說這類疾病極罕見,政府只要為這些貧困地區飲水、污水處理增加投資,還有改善公眾營養,同樣能夠增進國民平均期望壽命。
樂觀主義者看到北京2009年醫改方案會說:改變總比觀望好。而我的實際想法是中國衛生保健還要往前跨出一大步。
|